太阳成官网成功举办第三届 IGCP 609 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化及白垩纪海平面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陆昀乔发布时间:2015-10-10浏览次数:1006

201595-11日,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内生金属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三届 IGCP 609 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化及白垩纪海平面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变(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the Mesozoic Greenhouse World)”。国内外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围绕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变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大学副校长谈哲敏、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地球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院长王汝成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GCP609项目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Michael Wagreich教授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教授全程参加了会议并主持了专题讨论会。会议开幕式由本次会议组委会共同主席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胡修棉教授主持。

第三届 IGCP 609 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化及白垩纪海平面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代表合影

本次会议注册代表65名,来自15个国家(美国、奥地利、巴基斯坦、尼泊尔、日本、埃及、新西兰、俄罗斯、斯洛伐克、中国等),其中外宾23人。研究生以及新近博士毕业的年轻学者也参加了大会并提供了精彩的口头报告及展板报告,促进了国内外学者在中生代古气候-环境变化这一领域里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同时能使得国内众多学生接触到这一科学研究前沿,聆听到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在中生代古气候、古环境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深时”古气候研究队伍吸引更多年轻血液。

会议共设立5个专题,包括中生代温室地球的古气候变化、白垩纪海平面变化、中生代海洋重大事件与环境演变、中生代陆地环境与生物演变、白垩纪东亚湖泊环境-气候演变。会议交流包括口头学术报告28个(特邀报告6个,其中3IGCP项目特邀报告,3个专题特邀报告),展板报告4个。大会6个特邀主题报告人分别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Michael Wagreich教授(IGCP 609项目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与地质研究所沙金庚研究员(IGCP 632项目主席)、日本茨城大学Hisao Ando (IGCP 608项目主席)、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和法国Pierre et Marie Curie大学Bilal Haq教授、美国史密森尼研究所Brian Huber研究员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博尔德大学William W. Hay教授

 

会议开幕式由本次会议组委会共同主席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胡修棉教授主持

大会研讨内容反映了近年来国际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会议集中讨论了温室时期短期海平面变化的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高精度白垩纪地质年代表以及晚中生代极端气候事件如大洋缺氧事件、极热事件及其在海洋和陆地的生物与环境的响应等。

会议闭幕式由IGCP 609项目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Michael Wagreich教授主持,讨论并确定未来几年IGCP609项目研讨会的学术安排、会议组织及会议专辑的出版等。

会后,25名会议代表参加了中国东南部陆相白垩纪地层与沉积的野外地质考察,先后考察了南京燕子矶浦口组冲积扇沉积、句容赤山组风成沉积、浙江煤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随后考察了浙赣部分地区(浙西建德群、金华衢州组、浙江石浦、江西信江盆地)白垩纪大陆环境和海陆过渡环境的地层和沉积。

会议编辑出版的摘要集共收录了38篇摘要,集中反映了中生代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动态。组委会负责编写的会后野外考察指南对相关地区和剖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就一些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本次会议还拟在国际学术期刊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上组织出版专辑论文。

参加野外地质考察的代表在考察完江苏句容白垩纪赤山组风成沉积后合影

本次会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GCP609项目、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973项目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变”、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等单位的大力支持。